给癌症妈妈和大棚住户带去的问候
—扬州晚报&禹振飞慈善基金会暖冬行
家,是可以放心的地方,有父母的温暖,有热乎乎的饭菜。对于成长中的孩子,父母就是天地。有父母的地方,即使没有暖气,没有墙壁,没有灯光,那儿,也是让他们放心的地方。。。。。。
上周,扬州禹振飞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在报社记者的陪同下,走进了这样两户人“家”,给他们送去微薄的力量,鼓励他们两家人在困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他们没有“家”,围合的塑料棚里却充满着孩子的纯真和可爱。
癌症妈妈坚强的撑起一个家
小张一家来自邳州农村,家里在村里出名的穷。以前夫妻俩在联谊路附近打打零工,赚的钱总比种田多,可是好景不长,丈夫不幸得病去世,留下了病妻和一儿一女。 小张也因乳腺癌开过刀,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两个孩子则是她活下去的根本动力。
今年3月份,小张因车祸卧床,一双儿女在床前照顾她。就是现在出院了,两个孩子早上起床,一个烧早饭、一个给妈妈穿衣服,有时候哥哥功课忙,妹妹又烧早饭又照顾妈妈,桌上的洋山芋炒胡萝卜丁,就是妹妹炒的。
在采访中,小张无声的眼泪流了再流,大家忍不住劝她不能再哭了,会哭坏眼睛的。而她则茫然的说:“我哭了吗?”哭,对她来说已经成了习惯。
谈起儿女,小张脸上浮现一丝笑容:“孩子都挺懂事的!”
“从小到大,不吵不闹,有的吃就吃,没得吃也不闹,饿肚子也不哭。”小张想想又哭了。在前几年,小张早上三四点钟就去批发市场里捡人家下货丢下的纸盒和剩菜,一直到八九点才到家,那时候两个孩子已经上学去了。
就这样,好几年两个孩子都不吃早饭就去上学了,加上后期营养不良,现在这两孩子都很瘦。哥哥上高一,体重100斤不到,妹妹上初二,70斤左右,身高才1.5米。
小张一家住在运货车停车场二楼的小屋子里,一看就是搭建的房屋,墙壁很薄、窗户不关风, 房子有一面墙上前几年贴满了兄妹两的奖状,妹妹成绩好,哥哥的成绩比妹妹还要好,去学校采访时,领导说这两个孩子是民工学校老师的骄傲,就是升了初中,哥哥还是班上的前三名。中考的时候,哥哥考虑到家庭的负担,没有选择上高中,上了一所3+3,毕业后是大专文凭的职校。
“这两孩子,生在我们家是亏了,我没有能力培养他们。”小张无可奈何地说。
家徒四壁 让人生怜
泰安镇金泰村大房组,一片被初雪覆盖的田埂上,有一个长约8米的大棚,外面飘着雪,王传报一家人却只能住在漏风的大棚里。他们一年多前从安徽老家来到扬州。“家里土房子全倒了,靠种田根本砌不了房子。”听妻子舅舅说,在扬州种西瓜收入还不错,于是,王传报举家迁来,包括上小学的一儿一女。
去年来扬州后,王传报和舅舅借了几万块钱,租了7亩地就开始种西瓜了。种西瓜是个周期特别长的活儿,寒冬腊月就要播种,要到来年五月才收。不巧的是,今年天气不好,雨水多,西瓜都烂在了田里。“不谈一年辛苦白费,投的本钱也都亏了。”王传报显得有些沮丧,本来只是没有积蓄,现在反倒欠起了钱,连生活都难以维持。
塑料膜、钢管,王传报建起了一个“家”,前后坏木门是别人给的,三张床也是几块木板搭的。从村邻家拉起电线租电用,前后8米长的大棚内就一盏灯。家里一台19英寸的电视机,是花80元从收废品的那里买来的。 “硬装”完毕,“软装”基本全靠附近村邻送,包括一家四口身上穿的衣服。原来,夏天的时候,大棚里酷热难耐,王传报和妻子儿女都在棚外的树下纳凉。
儿子军军11岁,女儿芹芹9岁。两个孩子从安徽老家来扬州后,接着读四年级和二年级。由于父母没能力辅导,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并不算好。“写作业也要趁着外面日光,天一黑,屋里灯光太暗。”王传报说,军军整天在田里跑,体育成绩倒是不错,之前还曾拿过跳远第一名。看父母忙着种瓜,两个孩子还在门口帮着刷碗、洗衣服。
每天早上,王传报骑车把两个孩子送到校门口,给军军四五元,让他带着妹妹解决午饭。两个孩子一共四五元,也吃不到什么好吃的,晚上回来也只能吃家里闲田种的菜。“小孩长身体,养了两只鸡,下蛋了就给他们做着吃,这也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。”妻子石习习说,两个孩子很懂事,也从不要这要那的,他们长这么大别谈没吃过洋快餐了,甚至都没看到过。
“孩子们实在太懂事,却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。”妈妈这样说,之前种西瓜的时候,两个孩子也常去帮忙,回去看到父母忙累了,争着盛饭刷碗。他们从不和同学攀比,知道家庭情况所以都很内向,两个书包都还是好心人送的,已经背坏了也不要换。
尽管家庭一贫如洗,但王传报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,“马上要挪个二里路种西瓜了,等来年收成好,赚钱了先把债还了。”
特别鸣谢:《扬州晚报》记者余佳、栾佳丽
“我们希望把慈善当做一种习惯,一种信仰,一颗对大爱执着的温暖的心,竭尽所能的助学、助困、助老,尽管杯水车薪,远不能够‘大庇天下寒士’,但我们一直努力着!”
——禹振飞
评论列表 共 0 条评论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