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又一年 扬州晚报牵手禹振飞慈善基金会雪中送炭
大爱溢满扬州,温情年年延续,今年是扬州晚报和禹振飞基金会第5次在春节前给社区困难户集中发放救助金,5年以来累计帮助困难家庭近900户。
1月10日、1月17日分别于双桥街道和技师学院对来之全市的主城区约80个社区,合计300户困难家庭,发放了15万元救助慰问金。禹振飞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勤、扬州晚报总编辑袁文生、江苏扬州技师学院龚安主任参与了救助金发放仪式。
在接受资助以后,他们通过报纸平台对报社和基金会表示感谢:
雪中送炭 相信孙女会好起来
昨天的发放现场,家住八大家社区的67岁的闵宏珍大爷,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他是代13岁的孙女来领救助金的,而他的儿子上月还曾向本报求助过。
闵大爷是兴化人,孙女5岁开始患上了肾母细胞瘤,一直在全国各地寻医问药,到如今已经8年,全家为此一贫如洗。目前,他的儿子媳妇都在北京陪孙女看病。
记者想起上月曾有一名姓闵的先生向本报求助,经向社区求证得知,闵先生虽居住在辖区,但一直未向社区申请过困难补助。记者为此请社区将他家列为此次集中发放对象。闵大爷说,这500元对他家来说真正是雪中送炭,希望孙女在全社会的关心下快点好起来。
相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
“困难是暂时的,我目前正在准备创业。”这是首位困难户向记者表明希望创业来摆脱困境的,他是联谊路社区的许国。
许国告诉记者,他与妻子1997年就下岗了,近20年来,夫妻俩一直在外断断续续打零工。如今,儿子在技师学院读五年制大专。他目前正在筹备创业事宜,而儿子再等两年就毕业了,相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。
教育孩子以后也要助人
玺园社区刘立珍家庭虽是困难户,但她吃苦耐劳,勤俭持家,平时孝顺公婆,勇挑家庭重担。
刘立珍老家在宝应,目前一家人定居在扬州。“她的爱人身体不好,平时打打零工,她的收入也不高,公婆没有退休金,婆婆身体又不好,但她对两位老人很孝顺。”玺园社区工作人员介绍。
得知捐助人禹振飞也来自农村贫寒之家,事业有成后乐善好施,刘立珍表示,孩子正上中学,要教育孩子好好努力,以后有出息了,也要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。
享受到救助金非常开心
发放现场,记者见到了扬州“名人”光光。今年已至而立之年的光光,本名叫朱浩君,来自八大家社区,因头发稀疏、天生无汗毛,被人昵称“光光”。
“我有制作泥塑的好手艺,只能靠这门绝活谋生。”光光说,他和妻子都没固定工作,光光便利用自己的手艺,在东关街摆起临时摊点,为来往游客制作泥塑小人,以此赚钱养家。此前,他就在各个渠道听说过禹振飞慈善基金会,这次能领到非常开心。
希望孙子长大后能帮助他人
“如果不是实在困难,我们也不想这样。”坐在人群后方的银发老太刘巨芳,今年刚至古稀之年。她说,儿子智力有障碍,且身体不好,承蒙个园社区照顾,在社区里扫扫地拿点微薄的收入。
“孙子在读大学期间,全靠家里亲友帮忙,目前本科毕业准备读研究生。”她希望,孙子能像禹振飞先生一样,现在受助,今后能有能力帮助其他人。
特别感谢:扬州晚报记者 峰生 冬兰 栾佳丽 宫鋆煜 余佳
“我们希望把慈善当做一种习惯,一种信仰,一颗对大爱执着的温暖的心,竭尽所能的助学、助困、助老,尽管杯水车薪,远不能够‘大庇天下寒士’,但我们一直努力着!”
——禹振飞
评论列表 共 0 条评论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